01
秋分已过,秋意初染,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小寨沟的水势反比夏日更盛。才近沟口,便听得水声轰鸣,如雷贯耳,竟教我怔在原地——这般声势,哪里像是九月的景致?往常这时节,水声该是细弱的潺潺,而今却如万马奔腾,教人不由得加快脚步,想要一探究竟。
爱人扯住我的衣袖,声音里透着惊喜:“快听这水声!来过云台山这么多次,头一回见到小寨沟这般模样。”她忙不迭取出手机给姊妹视频,瞧瞧这难得的秋日盛景。
沿着沟边徐行,水声时远时近,忽如万马奔腾,忽如珠落玉盘。转过第一个弯,豁然见一溪碧水奔涌而下,在朝阳下泛起粼粼金波。这水色深深浅浅,变幻莫测,教人目不暇接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水的绿——墨绿、碧绿、翠绿,各种绿色在水面上交织变幻。近岸处,水色清浅,可见水底圆润的卵石,青黑色,静卧水底,不知经过多少年水的冲刷,才变得这般光滑。稍远处,水深了,绿色便浓重起来,似一块巨大的翡翠,静卧山间。最深的水潭,墨绿如黛,仿佛蕴藏着千年的秘密。阳光透过树隙,点点金光跳跃在水面,将那绿色照得深浅不一,恍若无数金鳞在水面游弋。
展开剩余81%水又是斑斓的。山树倒映水中,将岸上的景致尽数纳入水底。秋叶已微微泛黄,点缀在苍翠之间,倒映水中,便成了水底的树林。山影幢幢,树影婆娑,水中的世界竟比岸上还要生动几分。偶有游鱼掠过,搅乱一池倒影,但很快又复归平静,山还是山,树还是树,在水里安然无恙。
水更是白的。飞流直下处,水花迸溅,如珠如玉。水流遇石而分,合而又分,形成无数小瀑,哗哗作响。水珠溅到脸上,清凉沁人,带着山间特有的清气。岩石被水长年冲刷,变得光滑如镜,水在其上流淌,阳光一照,竟如银练一般耀眼。
02
最妙的是那些半浸在水中的岩石,水波荡漾间,石上的色块也跟着晃动起来,真真是“水摇石色”了。
溪水极清,可见底下的卵石,经年累月被流水抚摸,早已磨去了棱角,变得圆润光滑。那些被流水经年抚摸的石头,早已褪去了棱角,变得圆润光滑。有的通体赭红,像是被夕阳浸染过;有的青灰相间,纹理如泼墨山水;还有的竟是乳白色,静静地卧在清浅的水底,宛若一枚枚巨大的鹅卵。水流过处,这些石头便被赋予了生命,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来与流水相伴的故事。
我蹲下身,将手探入水中,一股清凉瞬间沁入指尖。水流匆匆掠过指缝,带着秋日特有的爽冽,教人精神为之一振。水声入耳,各有不同。远处瀑布轰鸣,近处溪流淙淙,水击岩石叮咚作响,种种声音交织成曲,不需乐师调制,自然天成。
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”水边更是热闹得很。旋蒴苣苔最是知趣,在岩缝间绽出蓝紫色的笑靥,那蓝色带着紫调,像是把天空最深处的那抹蓝摘了下来,又染上了一缕晚霞。它们一簇簇地开着,倒映在水中,水也便蓝了几分。
不远处,荚蒾已经结出了红果,一颗颗红得透亮,像是用最纯的朱砂点染而成,在绿叶间躲躲藏藏,偶尔探出头来照一照水的镜子,顾影自怜的模样,煞是可爱。
笐子梢更是调皮,把花开得白中带粉、粉中含紫,远远望去,好似一片彩云落到了水边。近看时,每朵花都像个小铃铛,在微风里轻轻摇曳,仿佛下一秒就要叮叮当当地响起来。
最是那阔叶山麦冬惹人喜爱,一支支花茎高高举起紫红色的花穗,恰似举着一个个小火炬。它们立在水边,亭亭如风信子一般,倒映在水中,水底下便也燃起了一簇簇紫红的火焰。
这些花儿果儿沿着溪流蜿蜒点缀,给奔流的水系上了一条自然的花边。它们在水中的倒影随着波纹轻轻晃动,恍惚间,竟分不清是花映在水里,还是水从花间流出来了。
花香隐隐,不是浓烈的那种,而是山野间特有的清气,混着水汽和泥土的味道,吸入肺腑,顿觉心神清明。岩边野菊已绽开点点金黄,虽不繁茂,却自有一番傲态。苔藓附着在湿润的岩石上,翠绿可爱,用手触摸,柔软而潮湿。
03
渐行渐深,水声愈发轰鸣震耳。抬头望去,但见云台天瀑自314米高的绝壁垂落,宛若九天银河倾泻人间。远望时,瀑布被山风扯碎成万千水珠,形成朦胧雾幕,在秋阳映照下幻出数道虹霓;近观时,则见水流如白龙出涧,在赤褐岩壁上撞击迸溅,碎玉飞琼般跌入深潭。
其声非寻常瀑布的轰响,而是层层叠叠的雷鸣——先是高空坠落的沉闷轰鸣,继而在中段岩台炸开金石之音,最后在潭底翻涌成持续不断的咆哮,震得人胸腔都随之共鸣。水汽氤氲弥漫半里,沾衣欲湿,清凉沁骨,站在观瀑台下不过片刻,发梢便凝结细密水珠,恍如沐浴在山灵的呼吸之中。
“劳驾,能帮我们拍张合影吗?”一位西安来的大姐笑着递过手机,浓浓的关中口音里满是喜悦,“这瀑布太壮观了,我们得多留几张影。”她一边摆姿势一边赞叹:“听说这瀑布今年特别给面子,九月份还能看到这么大气势,我们真是来对了!早上从西安坐高铁过来,两个多小时就到了,方便得很呐!”
的确,观瀑台上游客如织,人人举着手机拍个不停,赞叹声此起彼伏。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,望着瀑布出神;有年轻情侣相偎着自拍,要把这美好时刻永远定格;还有几个写生的学生,支起画板,试图用画笔捕捉瀑布的神韵。天瀑之下,人人都是自然的朝圣者。
我注意到岩壁上有水珠渗出,缓缓汇成细流,加入瀑布的合唱。这些不起眼的涓涓细流,终将汇成惊天动地的瀑布,想来人生的种种经历,何尝不是如此?
离开天瀑继续前行,水声渐转淙淙。溪流在这里变得平缓,倒映着两岸初染的秋色。时近上午十点,蓝天之上竟有一弯明月迟迟不愿隐去,日月同辉映照山水,更添几分诗意。
坐在水边岩石上小憩,闭目倾听,水声与鸟鸣相和,风声与树响相应。各种声音层次分明,又融为一体,形成山间特有的交响。睁开眼时,恰见一只松鼠自树间跃过,敏捷地消失在浓荫深处。
潭中有小鱼游弋,细如柳叶,忽聚忽散。阳光照射水底,它们的身影在卵石间闪烁不定。细观它们游弋的姿态,竟似在与水流嬉戏,忽而逆流而上,忽而顺流而下,好不自在。岩石间时有小蟹爬出,见人来,迅疾躲入石缝,只留下细微的水纹。
水边多生菖蒲,叶片修长,青翠欲滴。更有不知名的水草,随波摇曳,姿态婀娜。有一枝黄栌斜伸至碧潭之上,红叶映碧水,分外妖娆。爱人指之笑道:“这景好看。”遂拍照留存。
04
回程途中,见沟边立着一块标牌:“地质遗址是自然的诗,人类的遗产。”默读此句,再回首望一望这山水,更觉其中珍贵。这些山石流水,历经亿万年时光打磨,方才成就今日模样。而我们这些匆匆过客,能有幸得见,实属缘分。
水声渐渐远去,但那奔流的景象却深深印在心底。水继续流着,不问世事,不顾时节,只是静静地流着。它经过山石,冲刷出沟壑;滋养草木,孕育生命;映照天空,记录时光。
云台山小寨沟的水,在不同的时节呈现不同的姿态。夏季奔放,冬季沉静,春秋则兼有二态。今日所见,既有夏之活力,又不失秋之深邃,实属难得。
最后一次回首,但见水依旧流着,山依旧立着,花依旧开着。它们不言不语,却道尽了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奥秘。那水声潺潺,似在低语,又似在歌唱,唱着一首永恒的歌,关于时间,关于生命,关于这天地间最本真的美好。
乔叶老师曾讲过:“这里雄浑的山、秀丽的水、芬芳的泥土,赋予我文字以灵气与底蕴。”是啊,小寨沟的灵韵,就在这流水声中,在这山色间,在这花开花落里,静静地流淌,等待着每一个有心人来倾听,来感受,来铭记。而这灵韵,也会如这流水一般,经年不息,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的心田里。
来源:百家岩
发布于:河南省正规炒股指平台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